『五、“写出我的特点”——如何写好这本书』
华国锋的特点是什么?毛泽东说他是老实人。厚重少文。毛泽东在决定华国锋当代总理时说:“国锋同志我很了解他,他厚道老实,能关心群众,能调查研究,能团结同志。他担任过县委书记、地委书记,现在又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又有中央工作经验,他担任总理是能胜任的。”华国锋谦和,自认为水平低。毛主席说:“就请华国锋带个头,他自认为是政治水平不高的人。”
叶剑英评价他大智若愚,有智有勇。并说他“谦虚、稳重、诚恳,有民主作风,是领袖之才。毛是慧眼识英雄。华受命于危难之际,非常之时,非常之事,非常之人,建立非常之功,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
李先念评价:“非常有原则。”
熊向晖向叶帅介绍:他含而不露。
文革担任湖南革委会主任的四十七军军长黎原将军回忆:“三年来,我和华国锋同志在工作中互相支持,和谐相处,结下深厚友谊。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为人忠厚,待人诚恳,作风正派,严于律己。”
他逝世后中央为他写的生平:“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伟大事业坚贞不渝,对党和人民无限热爱,始终以党的事业为重,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他党性原则强,自觉维护团结,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光明磊落,作风正派。他勤于学习,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深入细致,善于总结经验。他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兢兢业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工作。他作风民主,善于倾听不同意见,集思广益,注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他为人宽厚,平易近人,严于律己,生活俭朴,对家属和工作人员严格要求,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华国锋作风严肃、严谨,为人沉稳,平和,少言寡语,从不喜形于色。讲起话来不慌不忙,操着山西晋中普通话。每当讲到紧要处时,做着手势,脸上的表情也多一些。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
他寡言少语,为人宽厚,不愿意讲别人的坏话,这为我还原历史增加了困难。
他的又一个特点是不跟风。他说过:“不能听风。真实地记录下来。不能听某某权威下了定论。力求真实,跟风不成。……庐山会议批彭德怀,后来还是搞回来。”
不跟风,就要有信仰、有原则、有主见。他一生都是这样。这是我与他接触中、交谈中、写作过程中深深体会到的。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国民党当时是执政党,控制全国政权,有几百万军队,兵强马壮。蒋介石的威望达到顶点。中国正统思想深厚,为抗日救国,全国多少热血青年投笔从戎,投身国民政府的军队。阎锡山在山西统治了20多年,影响大,又是第二战区司令长官。而红军刚刚改编为八路军,只有3万人,装备落后,小米加步枪,只能在山区打游击,无钱发军饷,衣食不继,生活困难,战斗频繁、残酷,随时都有可能牺牲。17岁的华国锋不顾慈母阻拦,离开家庭,步行80多里,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随后加入共产党,在交城山里打游击,战争年代加入共产党是要流血、牺牲、坐牢、杀头的。他所在的八分区因靠近太原,是晋绥分局斗争最残酷,干部、群众牺牲最大的地区。他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一直坚持到解放战争胜利。
为迎接全国解放,老区动员干部南下,不少农民出身的干部守土打敌人很英勇,不愿离开家乡南下。华国锋不信邪,坚决南下。在湖南工作了20多年。
1959年庐山会议开始是纠“左”,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参加会议文件起草小组,彭德怀在庐山提了意见,转而批判右倾,湖南省委成为重点,被改组,从湖北调干部。华国锋认为彭德怀在庐山提的意见讲的都是实话,怎么成了反党集团,扼腕叹息。批评周小舟,他从没有揭发。1961年11月,兼任湘潭地委第一书记的华国锋热情地接待回乡调查的彭德怀。
1967年中央文革以《红旗》记者名义派人到全国各地活动,到湖南的《红旗》记者出面动员华国锋“亮相”,参加省革委会。华国锋不同意,说:“我是当权派,要检查我自己的错误。”宁可被打倒、靠边站、挨斗,也不愿“亮相”。表明他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做出了正确选择。他是一个有主见的人,决不追逐个人利益而丧失原则。
1970年庐山会议,叶群和李作鹏在中南组带头发言,一些人唯恐落后,争着发言,群情激愤。华国锋和湖南组的同志商量,不要抢先发言。华国锋说:“人就是要老老实实,实事求是,不能跟风跑。跟风跑,非犯错误不行。情况不明,认识不到,那是另一回事。”
江青利用文化大革命,结党营私,权势熏天,控制舆论,作乱十年。毛泽东逝世后,如何反对“四人帮”,意见不一致,有的说开会解决,有的说区别对待。区别对待主要是如何处置江青。江青是毛泽东的夫人。当时,毛泽东仍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谁反对毛泽东全党共诛之。
他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审时度势,认为这两种方法都不成,首先下决心为人民除“四害”。在毛主席逝世后不到一个月他就将“四人帮”隔离审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不费一枪一弹,不流一滴血,结束了十年动乱。
消息传出,否极泰来,大快人心!老百姓顿时感到捆在身上的绳子松开了,戴在头上的紧箍咒脱掉了,就如同1945年8月15日突然从天外传来日本人投降的消息一样欢快,心里顿觉敞亮,看到了光明和前途,举国欢腾。
在写作中,我力求按照华国锋所讲的原则而为,写出华国锋的特点所在,写出那个时代特点所在,力求做到“写历史要经得起历史考验,经得起事实检验”。 ■
(该文摘自《炎黄春秋》杂志201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