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70 年代初,尽管京沪铁路运油长龙日夜奔驰,南方和长江沿岸的化工厂、炼油厂、发电厂还是喊“吃不饱”。人们企盼“北油南输”,加快鲁宁管道工程建设。
北京,前门饭店。1974 年12 月25 日深夜,会议室的灯火格外明亮,华国锋、李先念、纪登奎三位副总理,正在这里召开一个重要会议。
『信呈毛泽东主席』
解决“北油南输”的呼吁,一个接一个地报到国家有关部委。1974 年10 月,燃化部向国家计委呈报了《关于建议修建鲁宁输油管道的报告》。同时,责成石油管道局进行鲁宁输油管道的初步勘测设计。12月20 日,国家计委以“特急件”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建设山东胜利油田到南京输油管道的报告》。
三位副总理连夜向毛主席、党中央写了联名信:“现在我们已修通了大庆到铁岭的两条输油管道,修建山东胜利油田到南京输油管道,看来十分必要……年输油能力2000万吨左右,相当于4000 万吨左右煤炭,这就会大大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改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和武汉等省市的燃料供应,对扭转北煤南运和促进这些省市的工农业发展将起很大作用。” 此次重要会议,决定了又一条石油大动脉的诞生。
毛主席81 岁生日的这一天,三位副总理的联名信和国家计委的报告,摆在了毛主席的案头。12 月26 日寿诞之日,毛主席仍在操劳着国家大事。他仔细审阅这些文件,见到有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签字,便在“主席”二字上画了一个大红圈。
这个红圈,标志着一个亘卧华东大地的巨龙开始孕育。文件立即传到了国家计委和燃化部。
建设鲁宁管道工程,是毛主席第一次亲自圈阅批准的石油建设工程,体现了毛主席、党中央对石油工业发展寄予的殷切希望。燃化部部长康世恩心情格外激动。
『巨龙孕育』
康世恩在办公室边走边想:这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怎么完成?派谁去领兵挂帅?他拨通了主管管道建设工程的燃化部副部长张文彬的电话。
张文彬急速来到康世恩的办公室。他看到踱来踱去的康世恩,心里已猜出了几分。
“建设鲁宁输油管道的任务正式批下来了,这又是一次规模较大的管道建设大会战,任务自然是交给管道局来完成,派谁去领兵挂帅?”康世恩开门见山地问。
“组织鲁宁管道建设大会战非常必要。建议由管道局朱洪昌局长兼任指挥,管道局党委第一书记贾振礼兼任会战指挥部党委书记,把胜利油田副指挥刘占仓调来任党委副书记,负责主持日常工作……”张文彬胸有成竹地向康世恩建议。
康世恩满意地笑着说:“可以再把东北‘八三’管道会战中经受实践锻炼和考验的管道专家唐振华、张振勇和青年技术干部焦福林等同志调去,组成一个强有力的会战领导班子,由胜利油田组织一支先遣队打头阵,先把会战的架子搭起来,抓紧时间赶快上。”
康世恩接着说:“通知管道局,让他们报一个组建华东管线会战指挥部领导班子的意见,把我们商量的意见也告诉他们参考。另外,通知刘占仓尽快来北京,我要亲自与他谈话。还有一件事,这次鲁宁输油管道会战,涉及山东、江苏、安徽三省,需要请地方党政军领导大力支持。“
张文彬高兴地点点头说:“鲁宁管线建设大会战,是经济建设的淮海战役。等会战指挥部组成后,我带上毛主席圈阅的文件,领着他们去向三省党政军领导同志汇报宣传,请他们动员沿线人民,向当年支援淮海战役一样,来支援鲁宁输油管道的建设。”
“这样很好!”康世恩欣然地笑了起来。
『闻风而动』
刘占仓乘12 月31 日夜间火车,第二天1975 年元旦赶到北京。在康世恩办公室,两双大手紧紧相握。
“因为事急,咱们就过不了元旦了,这次找你来谈一件大事。准备由山东胜利油田到南京修一条输油管道,预计年输油能力最高达2000 万吨。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已经同意了,部里准备选调几个能拼命,有会战经验的干部,成立华东输油管道建设指挥部。你去任副书记,主持日常工作。你的任务是在胜利油田组织一个200 人左右的机关,包括生产、政工、生活后勤系统,组织好,你把他们带到北京来,我亲自动员。” 康世恩对刘占仓说。
“我们一定组织打好抢建鲁宁输油管道建设的大会战!” 刘 占仓坚定地说。
华东输油管道指挥部1975年2 月17 日召开成立大会。2月24 日,指挥部党委第一次党委会在北京召开。由管道局局长朱洪昌兼任指挥,管道局党委第一书记贾振礼兼任会战指挥部党委书记,胜利油田副指挥刘占仓任党委副书记的华东输油管道指挥部领导核心正式形成。
人们再一次认识了朱洪昌。1970 年,“八三工程”建设在辽阔的东北大地上拉开了战幕。朱洪昌作为具有一定的管道建设经验的标兵,再一次临危受命,率队北上,参加“八三工程”石油管道建设会战。这次,他担任会战副总指挥,而且一干就是三年。
成立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的请示报告,1973 年3 月1日呈报国务院。4 月16 日,国务院批复报告。尔后,国家燃化部正式组建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11 月9 日,朱洪昌成为首任局长。
『宿将点兵』
1975 年春节刚过,鲁宁管道建设先遣队出征徐州。朱洪昌又一次主掌帅印。根据鲁宁管道建设的整体部署,指挥部决定由管道局具有顽强战斗作风的管道工程一、二、三公司3 个专业施工单位负责管道建设施工。经过充分准备,1975年10 月20 日,鲁宁管道全线同时打火开焊。
一时间,参建人员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鲁宁管道建设工地。虽然施工战线拉得很长,但从全国各地调来的干部职工,个个精神饱满,干劲冲天,白天红旗招展,晚上灯火通明。一支由石油职工、管道专业施工队伍、沿线农民等组成的管道会战大军,在鲁宁大地展开了一场气势磅礴的管道建设大会战。
面对战线长、冬季施工等不利因素,广大参战者发扬“管道为业管、四海为家、艰苦为荣、野战为乐”的精神,不怕天气寒冷,不计时间长短,在沿线地方百姓的有力配合下,精心施工,千方百计确保管道焊接质量,使管道建设按照预定的时间告捷。在13 个输油站建设过程中,苏鲁皖三省建设指挥部与专业化公司分工明确,认真组织,抢抓快上,使输油站建设按时完成。黄河、淮河是鲁宁管道的必经之路,无畏的建设大军攻克一个个施工难关,使管道顺利挥师南下。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管道沿线人民为支援管道建设倾注了满腔热情。苏鲁皖三省共调动了271 万次民工参加管道土石方劳动,开挖与回填的土石方总量达到1260万立方米。土方量相当于筑起了一条从北京到上海,再到广州经武汉返回北京的高2米、宽1 米的长堤。
1978 年7 月19 日2 时10分,临邑首站点炉启泵,胜利油田的原油经过东临管道,华北油田的原油经过沧临管道进入鲁宁管道南下,油头于7 月26 日23 时40 分顺利到达仪征分输站,投产取得一次成功。
鲁宁管道1979 年输油量为839 万吨,既解决了逐年增产的胜利油田原油外运和销售问题,又扭转了北煤南运给华东地区铁路运输带来的压力,改善了长江中下游各省市燃料结构,促进了这一地区工农业的发展。
(该文摘自《中国石油石化》杂志 2013年6月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