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锋纪念网 > 回忆缅怀

张汉松:中国人难忘华国锋

2011-08-20来源:中新社编辑:

 

今年8月20日是华国锋辞世三周年的忌日。

华国锋1921年2月16日生于山西省交城县。早年参加抗日武装斗争,解放后随军南下到湖南地方至省的各级工作。1971年1月调中央,主抓国务院工作。1976年周恩来、毛泽东去世后,他先后接任中国政府总理、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1980年9月,华国锋不再兼任国务院总理职务。1981年6月,他辞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职务。此后,连续四届被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两次被邀为中共全国代表大会特邀代表。2008年8月在北京辞世。

华国锋曾是红极一时,也是沉寂最快的中共最高领导人之一。他有过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的功绩,也有过许多这样或那样的所谓“罪责”。自从2008年8月,华国锋辞世后至今年2月华国锋诞辰90周年,中国官方对他的评价有了巨大的转变。

并且,最近伴随着一些历史档案的公开和相关人物的回忆的出现,华国锋被封存的历史事实逐步显现。

文史学术界开始对华国锋这个历史人物和那段中国政局的历史开始有新的发现和解读,华国锋和他那个时代的历史正逐步还原真实。回顾华国锋的一生,简单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在山西革命斗争时期;二、在湖南投身地方建设时期;三、在中央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时期。其中,最受外界关注和研究的主要集中在第三个时期。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官方对华国锋的评价是,抓捕“四人帮”、结束文革有功,但在执行“两个凡是”方针、拖延和阻挠恢复老干部工作、平反历史上冤假错案、继续维护个人崇拜、对经济工作等方面却“有过”。造成世人也因此认为华国锋是延续毛泽东晚年错误、没有工作能力的领导人。

但从近年官方和民间公开的一些史料和不少当事人、知情人的回忆文章中看,从各方都充分肯定了他粉碎“四人帮”,挽救了党,挽救了社会主义事业,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并承认他“开始复查、平反冤假错案”的事实,不再说他在经济工作中“求成过急”,而是称他“使工农业生产得到比较快的恢复和发展”,更提到他在教育、外交领域所作出的贡献。他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倡导者、奠基人。

其中,华国锋为邓小平复出和一大批冤假错案的平反做出大量工作。他还与复出干部谈话,鼓励他们开展工作,倾听不同意见,鼓励意识形态内的大讨论,为国家走向正常和人们思想的转变起到积极的作用。他经过多方调查研究,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 “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办法再多一点,步子再快一点”。他外派经贸考察团,提出“一定要学习外国的好经验,开展广泛的经济合作”,鼓励和支持引进外国技术、设备和资金,启蒙了广东开办外来经贸加工区和日后创办经济特区的思想。他以政府总理身份,出访东、西方国家,打破了“文革”以来的外交局面,为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等等……。

经历了“文革”和改革这两个历史阶段的人,都会深切地感受到其间的天壤之别。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这样一艘巨大的航船要调转船头,绝非易事。

后来的实践证明,在从文革走向改革的历史转折时期,华国锋领导的中央政治局集体是具有政治智慧的,使中国得以平稳地、成功地渡过了这一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

华国锋是毛泽东选定的接班人,在残酷的党内斗争中,他以国家、人民的事业为重,粉碎“四人帮”结束动乱。他在建设现代化时期,又以国家、人民的事业为重,避免因最高领导人的更替导致国家出现动乱。顾全大局,毅然辞去了最高领导人的职务,淡出政治舞台。这正是华国锋作为政治家,心中怀有祖国和人民的远见卓识。

华国锋在长达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他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丰功伟绩,使中国步入崭新的历史时期。他的浩然正气、光明磊落、顾全大局的崇高风范,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人民不会忘记他,历史不会忘记他——华国锋。■

(该文摘自中国新闻社海外华文报纸2011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