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锋纪念网 > 回忆缅怀

赵世京:永恒的记忆,永远的怀念

2010-11-20来源:保健医苑编辑:

 

赵世京,1954出生。中国人民解放军305医院医生,曾任毛泽东医疗小组护士,长期担任华国锋保健护士


2009年8月20日,是受人尊敬、爱戴、我护理过30年的一位老人逝去一周年的纪念日。这位老人就是华国锋同志。

转眼间,这位慈祥的老人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然而,老人的音容笑貌、谆谆教诲,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里。让我始终感到,这位可敬的老人并没有离开我们。


『初见首长』

1976年10月,结束了在毛主席医疗工作组的我回到了北京医院,继续从事我的护理工作。1978年3月的一天,北京医院耿德章院长找我谈话说。接到中办的通知,让我做好准备,要调我到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的华国锋同志那里工作。1978年5月,我接到命令,来到华国锋同志驻地。我的性格比较内向,又怕见生人(尽管以前在毛主席医疗组工作时经常见到过华国锋同志,但从没有说过话)。这一路上,我的心情忐忑不安,非常紧张。到了首长驻地后,首先见到了首长的夫人和秘书。首长的夫人韩芝俊同志因患病手术曾住过我工作的病房,她和蔼可亲,待人随和,是位很好相处的阿姨。因和我的父母年龄相同,所以很有亲切感。夫人的热情接待更使我忐忑的心情稍有了些缓解。我跟着秘书来到首长办公室,只见办公桌上摆满了文件,首长正在忙碌着批阅文件,听见响声,便放下手中的文件,抬起头来。秘书作了介绍后,首长微笑着点头让我坐下,唠家常似的谈话使我紧张的心情彻底得到了放松。“来了,坐吧,什么地方人,家住哪里,家中都有些什么人”等。当得知我曾经在毛主席医疗组工作时,我们交谈的范围就更广了……为了不影响首长办公,简单的交谈之后我起身走出了办公室。通过短暂的近距离见面,给我的感觉是:职位那么高的首长,竟是这样的和善、朴实、平易近人,没有距离感,就像一位长者和你聊天一样,很好相处。这让我很是感动。

我的人品和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了首长和办公室全体人员的认可。于是,我专职保健护士的生涯就从这天开始了,这一天正是1978年5月27日。一直到2008年8月20日首长去世,这一干就是30年。


『心系百姓,平易近人』

第一次见到首长本人,从外表看,表情很严肃,但凡是和首长接触过的人都会感到这位老人的慈祥、心地善良、和蔼可亲;对年轻人来说,他像家中的一位长者;对同辈人来说,他更像是一位曾经和大家一块儿共过事的老朋友。一辈子心里装的全是老百姓,和群众打成一片。

平日,首长有时乘车到郊外散步,走着走着,就和也来散步的当地老百姓交谈起来(年岁稍大点的人一眼就能认出他是谁,有主动打招呼的,有走过去了又突然反过身来确认的)。从他们的年纪、家庭、子女、住房、收入、身体状况等无一不谈,聊着聊着,他们还时时发出爽朗的笑声。临走时,老人们还相互摆手告别,这场面就像是街坊邻居碰到一起在唠家常。

平日在家里只要有时间,首长就会接待来访的客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有山西的老乡,有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志、老部下,有慕名而来的地方官员和基层百姓,还有曾在身边工作过的工作人员,以及人大、政协来京开会的一些代表们。只要是客人,无论职位高低,首长都会热情接待,客人们准能喝上一杯清爽的热茶。

首长非常关心各地的建设和发展情况,从庄稼收成、百姓收入到基层建设、发展规划等都问得清清楚楚。首长的记忆力好的惊人,思维敏捷,只要是他熟悉的或是曾去考察过的地方,或是在报纸报道过的,不管过去多少年了,他都能滔滔不绝,说得详详尽尽,就连具体的数字都一丝不差。令来访者很是惊讶、佩服。

来访的客人中有基层领导,如果是关心百姓生活、为百姓办实事的,首长会很高兴地表扬和鼓励。如果你这个领导不为百姓着想,只顾自己贪图享受(如有一位县基层领导,县里有了钱不是用于为百姓办事,而首先为县政府买车),他会大发脾气,当面狠狠地斥责这位基层领导,一点情面不留。首长心里装的只有百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为善良的老人常说“只有百姓日子过得好了,我们的国家才能安定、团结、发展”。这些真真切切的事情,使我们这些在身边工作的每一个人都深受感动。

 

『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关心医院老专家』

“老实做人,从医重德”这八个大字是首长亲笔写下的,并且是永远铭记在我心中的座右铭。首长常说:老老实实的做人,就是做老实人、办老实事,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一个人几十年来,老实做人一辈子不容易,不管做什么,都要遵守职业道德,特别是医务工作者,人命关天,医德很重要。医务工作者最不该的是看“人”办事,看“职位”办事,只要是病人都要认真诊治。能让病人信赖于你,这才证明你有好的医德。

首长对北京医院一直很信任,也很关心医院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对北京医院老一代专家非常关心。20世纪80年代,首长因病住在北京医院,对医院的医疗护理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曾经救治过他的钱贻误贻简院长更是关心有加。他经常对人们说起,钱院长是他的救命恩人,并建议医院要好好关照这些老专家。不仅如此,首长对医务界的许多专家都很关心,如北京协和医院的方昕教授,北京阜外医院的高润霖院士,北京医院的吴慰然院长、李辅仁主任和沈瑾主任等,见了面总是首先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问寒问暖,并让专家们多保重。对较熟悉的专家(如陶寿琪教授),得知他去世,首长还派我们到家中吊唁,并转达问候。


『尊重科学,敢为天下先』

首长尊重科学,乐于接受新的科学技术,从不守旧,这在给他看过病或是接触过他的医务工作者中是出了名的。不光自己不守旧,对于引进新技术能造福于人民的好事也是积极支持。20世纪90年代,山西运城有家牙科医院,大胆引进国外的新技术,并根据自己的实力开展技术革新,这家医院的技术水平当时在全国口腔系统中是领先的。首长对此非常感兴趣,对于他们大胆尝试新技术,派人到国外学习考察,并引进高科技,在国内最先开展了全口烤瓷牙技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首长说,科学技术就是要不断学习新东西,大胆尝试,为民造福,要敢为天下先,并为这家医院亲笔题字“山西齿科医院”。

首长对山西齿科医院非常关心,经常向牛东平院长了解情况,问他们做牙的成本及收费多少,老百姓是否能承担得起等这些细小的事情。当得知医院发展很顺利,来看病的人很多时,首长脸上露出了微笑,并一再叮嘱牛院长,来看病的人多是好事,但不管是当官的还是老百姓,都要认真对待、一视同仁,医院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为长期发展考虑。

这么多年来,首长一直都很关心这家医院的发展,报纸上刊登了什么有关口腔、烤瓷先进技术的文章,他都要亲自剪下来,送给牛院长。这位80高龄的老人就是这样关心医学技术发展的。

我从24岁到54岁这30年一直手坚守在我的保健护理工作岗位上。30年我所做的工作得到了首长、领导、同志们的肯定。最主要的是,我感谢在我的护理生涯中有过这样一段不平凡的经历,这将成为我永恒的记忆。

回想起这30年和首长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感悟太多,太多。首长对我既像长辈一样关心、爱护、教我做人,又像老师、朋友一样为我指明道路,给我补充知识,在我有困难的时候给予热忱的帮助。

一位伟人、好人,就这样走了,但首长的音容笑貌,谆谆的教诲,让我永世难忘,记忆永恒。■

(该文摘自《保健医苑》杂志2009年11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