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朝,湘阴县政协原副主席 钟肇勋,湘阴县人大原副主任
1990年11月29日,华国锋同志风尘仆仆地来到40年前他曾经战斗过的湘阴。陪同他一起来的有当年同他一道南下的老战友,湖南省水利电力厅老领导,也是解放初期任过湘阴县县长的史杰和原岳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秉芝,及当时任职岳阳市委副书记余英生等同志。此外,随同来的还有他的夫人韩芝俊及警卫人员、医务人员和秘书等人。
华老到湘阴的当天,故地重游,心情非常激动,他不顾旅途劳累,交待身边人员立即开座谈会。会址设在原湘阴宾馆一栋四楼会议室。当时,华老已是古稀老人,但看上去仍不减当年风采。他容光焕发、思维敏捷、谈笑风生、健步登楼。与会人员见到华老时,大家争先恐后地与他握手致意,欢声笑声汇成一片。应邀参会人员30多人,除“四大家”和县人武部的正副职外,他们中还有的是1949年同华老一起南下湘阴,时仍健在的老战友,如王子英、王石金等,有当年去乌龙嘴宝塔河边迎接以华老为首的南下工作团进城的湘阴地下党老同志,有解放初期在华老身边工作的通信员和电话员。开会之前,他首先逐一询问到会人员的姓名、年龄、工作单位和职务。县委书记张介玉代表“四大家”向华老汇报了全县工作和今后的打算。在听汇报中他不时插话,问经济建设成就;问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问群众生活改善状况,问干部工作作风等,还问了他心目中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全省第一个高级农业社———洞庭围的变化,党的“八大”代表罗德保、湘阴第一个互助组创办者刘仲春等老骨干的近况。当得知以上两位都已先后病逝时,华老心情沉重,十分惋惜。
会议结束前,大家热切想听取华老作指示,但他一再婉拒,并表示,我听了你们的汇报,感到湘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下,取得巨大成就,发生了巨大变化,我感到非常高兴。他还说,我这次故地重游,是来学习的,是来看湘阴变化的,是来看老朋友的,并再三叮嘱大家:一是下决心把经济工作搞上去;二是干部要高度关心群众生活,密切联系群众;三是领导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切不可做官当老爷,脱离群众……。
座谈会后,大家要求在四楼平顶坪上与华老合影留念。他满口答应。此时,一个意外情况发生了,就在湘宾对面的木业社、街道、马路边,已是人山人海,万众欢腾,群众跳跃欢呼“华主席好!”“华老健康”,此起彼伏,消息迅速传开,整个湘阴城一下沸腾了,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湘阴宾馆,要求一睹华老风采。在此情况下,华老决定改变原计划,不在湘阴留宿,下午去老县委会机关转了一圈,再去他当年题词“当我人民事,牺牲命和家,继承先烈志,建设新中华”的烈士纪念塔瞻仰,随即返回长沙。在华老开座谈会的同时,他的夫人韩芝俊也被派人陪同去走访当年街坊老骨干,曾在华老家中做过褓母已80多岁的唐四奶奶。
华国锋同志这次来湘阴,是他离开湘阴40年后故地重游,也是他有生之年最后一次来湘阴。所以,他带着夫人一行来湘阴走走,是他一生中意义重大,含意很深的一次平凡中不平凡的旅行。湘阴的老干部和群众心中明白,年已70的他,为什么要偕夫人特地来湘阴看看,这是因为他从山西南下到湘阴县任第一任县委书记,是受命于危难,是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开始新的革命实践的起步。激烈而艰辛的战斗岁月使他浮想联翩,难以忘怀。当年他来到湘阴,面对当时田园破碎,满目疮痍的破烂摊子,他付出太多,太过辛苦。但他走出了建国后一生几十的奋斗坚实而光辉的第一步。他虽然在湘阴工作不到两年,可他心怀之大,效率之高,业绩之巨,体现了“领袖风范”。他亲手选拔培养了湘阴第一批干部力量,培养发展了湘阴第一批新党员,组建了湘阴从县到区乡新的政权组织;清除匪患,整修堤垸,恢复家园,战胜严重自然灾害;实行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耕者有其田,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金光大道,使湘阴县短期内百废俱兴,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新纪元。所以,他对湘阴这块曾经战斗过的土地流连忘返,对湘阴的干部群众怀有深厚的情感。尽管他调离湘阴先后到湘潭地委、湖南省委工作,在重要历史关头和遭受自然灾害侵袭时刻,他多次来湘阴亲临一线指挥战斗,为湘阴的建设和发展排难解忧。调到中央工作后,又多次接见湘阴的党政负责同志和企业代表。从中央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仍多次接见湘阴的干部群众,关注湘阴经济建设和发展。
华国锋同志23年前来湘阴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呢?我们认为至少有三点值得湘阴干部群众牢记和传承。一是识大局、顾总体、维护党中央领导,执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华国锋同志已从中央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仍不失领袖风范。当他听完湘阴县委负责同志的工作汇报、请他作指示时,他一再婉拒,但他赞扬湘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这些年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巨大成绩,感到欣慰。二是反复叮嘱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下定决心继续努力把湘阴经济工作搞上去,让人民群众富起来。三是希望湘阴的干部切不可做官当老爷,脱离群众。要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际,关注民生,多做实事。总之,华国锋同志来湘阴的最后一行,给湘阴干部群众留下终生难忘的怀念。■
(该文摘自《湘阴周刊》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