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锋纪念网 > 历史文献

人民日报社论:全党动员 大办科学

1977-09-24来源:人民日报编辑:

 


《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的发表,揭开了我国科学工作历史上新的一页。

《通知》自始至终贯串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完整地准确地体现了毛主席关于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技术事业的光辉思想体系,是指导科学技术工作的重要文件。《通知》旗帜鲜明,目标宏伟,气势磅礴,振奋人心,充分表达了我们党一定要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坚强决心,充分反映了全国军民的共同心愿。

在我们的国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的重要时刻,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专门就加强科学技术工作发出这个通知,这不仅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加速我国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各级党委要在党的十一大路线指引下,认真组织对《通知》的学习和宣传,认真贯彻落实《通知》提出的各项任务和措施,进一步调动广大科学技术人员和工农兵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组织千军万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

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关系到我们国家命运与前途的大问题。科学来源于生产,又指导和推动生产的发展。现代工农业生产,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依靠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和自觉运用。科学研究要走在经济建设的前面。没有高分子化学,也就没有化学合成工业;没有电子学,也就没有现代化的通讯和电子工业;没有计算技术,也就没有生产的自动化;没有原子核的研究,也就没有原子能的利用。而现代大农业,又离不开现代生物学、农业化学和农业机械的发展。历史上,科学技术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我们要实现工业和农业的现代化,要改革旧工艺、旧流程、旧技术,采用新工艺、新流程、新技术,不断发展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材料消耗,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要使我国的国民经济进入世界前列,不打好科学技术这一仗是不行的。现代的国防同样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原子弹、氢弹、导弹等等,都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出现新的武器装备。我们要实现国防现代化,要大大加强我国的国防威力,保证我们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同样也必须打好科学技术这一仗。

我们必须看到,由于“四人帮”的破坏,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受到严重摧残,工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受到严重障碍,劳动生产率得不到迅速提高,与世界科学先进水平本来正在缩小的差距又拉大了。因此,把科学技术搞上去就格外迫切,刻不容缓。二十三年并不很长,要把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的科学技术搞上去,时间是紧迫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切不可掉以轻心。

全党同志必须充分认识科学实验革命运动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加速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快把科学技术搞上去,必须加强党的领导,特别是国务院各部门、中央军委各单位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应当三大革命运动一起抓。各级党委应当把党的工作的着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去,亲自掌握和指导科学实验群众运动的发展。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华主席关于科学工作的重要指示传达之后,一个全党全军全民动员,大办科学的热潮正在兴起。当前的重要问题是,贯彻落实《通知》提出的三个“抓紧”,即抓紧搞好整顿,抓紧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抓紧搞好规划。

科学技术工作中许多重要的方针、政策以及必须采取的重大措施,在《通知》中已经明确地提出来了。各级党委要毫不犹豫地贯彻执行。该办的抓紧办,不要等待,不要拖延。要彻底清除“四人帮”的流毒和影响。拨乱反正,必须旗帜鲜明,行动坚决。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创造精神,力争在全国科学大会前,主动解决一批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把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群众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地引向前进。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掌握科学技术工作的规律,做到既懂政治,又懂业务,又红又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敬爱的叶副主席的诗篇《攻关》,对我们是巨大的激励。我们在攀登世界科学高峰,攻克科学城堡的斗争中,要越过万水千山,克服重重险阻,但是,展望未来,我们充满无限的信心。一九五六年,毛主席在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发出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的伟大号召,那时,我国科学事业的基础十分薄弱,各种新技术几乎都是空白。可是,毛主席、党中央一抓,几年的时间,情况大变。一九六四年,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粉碎了两霸的经济封锁和技术垄断。现在,我们有二十八年的成就作为大发展的基础,有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有英明领袖华主席的亲切关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经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和全体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战,我们必将在不太长的时间里登上世界科学的高峰。

(摘自1977年9月24日《人民日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