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锋纪念网 > 历史文献

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讲话之一

2018-09-06来源:解放军报编辑:国锋伟业

【该文原来标题】 伟大的革命转变  英明的战略决策


【原载出处】 1979年1月3日《解放军报》第一版


【解放军报编者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工作的着重点从今年起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为了配合全军各部队将要开展的对这一战略决策的大学习、大宣传、大动员,本报编写了连队讲话材料,供大家参考。


最近,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鉴于中央在二中全会以来的工作进展顺利,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已经基本上胜利完成,全党工作的着重点从一九七九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一个伟大的革命转变,英明的战略决策。它在我国社会主义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使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把现代化建设作为全党的中心工作』

在全国范围内及时地结束揭批林彪、“四人帮”的大规模群众运动,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决不是通常性质的工作部署,而是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根本性的战略转变。两年来,在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的工作坚持以揭批林彪、“四人帮”为中心。随着这一群众运动取得的伟大胜利,下一步就是要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同心同德,为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尽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奋斗。不是用一部分精力,而是要用最主要的精力来抓经济、抓建设,进行一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革命。今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并为这个中心服务。

为适应全党工作重点的伟大转移,在经济工作上也要进行一系列的重大变革。要实行以下三个转变:一是从上到下都要把主要精力转移到生产斗争和技术革命上来,各级领导务须避免盲目地乱抓乱碰,把中心任务忘记了。二是从过去那种不计经济效果,不讲工作效率的小生产式甚至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法,转到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科学管理的轨道上来。三是要从林彪、“四人帮”干扰破坏所造成的不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的闭关自守或半闭关自守状态转为积极地引进国外技术,利用国外资金,大胆进入国际市场。

实现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变,是以揭批林彪、“四人帮”运动在全国范围取得伟大胜利为依据的。就全国来说,整个运动可以结束了。少数运动搞得还不好的地区或单位,只要加强领导,很短时间也就可以跟上全国前进的步伐。至于从思想上和理论上深入批判林彪、“四人帮”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和反动思想体系,彻底肃清他们的流毒和影响,那是长期的任务。我们要及时地毫不犹豫地进行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同时继续努力解决好运动中遗留的问题,以便进一步发展大好形势,为全力以赴进行现代化建设创造更好的条件。


『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实行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具有』

党中央决定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实行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是实现新时期总任务,加快我国四个现代化步伐的需要,反映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迫切愿望。

让我们的民族繁荣昌盛,让我们的国家富足强大,让我们的人民生活幸福美好,这是我国人民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全国解放以来,我们的国家经过二十几年的建设,变得初步繁荣起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旧社会相比不知要好上多少倍。但是,应当看到,我国的国民经济底子还很薄,特别经林彪、“四人帮”的疯狂破坏,国民经济一度到了崩溃的边缘,使我国的经济和技术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了。我国的农业生产仍以手工劳动为主,机械化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都很低,几亿人口搞饭吃,粮食问题还没有真正过关;就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年产粮食来说,我国不过是二千斤上下,而美国是十多万斤,相差几十倍。工业生产中,自动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很低,拿钢铁生产来说,劳动生产率只有国外先进水平的几十分之一;新兴工业的差距就更大了。按人口平均收入和劳动生产率计算,我国至今仍然是世界上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中国人民早就憋着一股劲,决心叫我们的祖国尽快摆脱仍然贫穷落后的面貌,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让我们党和国家的威望在世界人民中日益增高,使我们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人们想“四化”,盼“四化”,就是在“四人帮”横行的日子里,成千上万的革命群众顶着坐牢甚至杀头的危险,也勇敢地大声疾呼:要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国!不要“四人帮”的贫穷落后的冒牌社会主义。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理想而斗争,成了一九七六年“四五”革命运动的一面光辉的旗帜。

粉碎“四人帮”以后,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在党的十一大文件和五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为我们进一步描绘了四个现代化的蓝图,并具体制定了国民经济的三年、八年规划和二十三年的设想。第一步,到一九八○年,也就是第五个五年计划的后三年,我们要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毛主席提出的、周总理宣布的两步宏伟设想中的第一步。第二步,到一九八五年,我们不仅要建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而且将在这个基础上建成西南、西北、中南、华东、华北、东北六个大区的经济体系,并把内地建成强大的战略后方基地。到那时,我国的粮食产量要达到八千亿斤,钢产量要达到六千万吨。第三步,在二○○○年以前,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新时期总任务的核心,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

党中央给我们规划的举世瞩目的宏伟蓝图,的确鼓舞人心。但是,怎样才能将它变为现实呢?四个现代化能从天上掉下来吗?不能。能从地下长出来吗?也不能。只有靠八亿人民艰苦奋斗把它干出来。实现四化,这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它既要大幅度地改变我国目前落后的生产力,也就必然要在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其规模之巨大,变化之广泛、深刻,意义之深远,都不下于我党过去领导的任何革命斗争,而且某些方面还要超过。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所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在二十三年的时间内完成其他国家在四五十年以至更长时间里所完成的任务,是非常繁重艰巨的。任务逼人,形势逼人,我们必须有这个紧迫感。如果再不奋起直追,抢时间,争速度,八年规划就不能按期完成,四个现代化就很难在本世纪内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就有落空的危险。如果现在不是这样地提出问题和认识问题,我们就要犯大错误。

现在,经济发展速度问题,已经成了党内党外、上上下下、老老少少、人人关心的大问题。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这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以及一切剥削制度的根本区别。如果我们仍然慢慢腾腾,满足于现状,不能尽快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不能使国家的实力和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强大和富裕起来,那就要脱离群众,丧失民心;就没有多少资格去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此,尽快实现四化,加速经济建设步伐,实在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了。

现在,党中央作出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决定,适应了人心思上、人心思化的大好形势,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迫切愿望。喜讯传来,人们欢欣鼓舞,热烈拥护,大家欣喜地说,“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同我们完全想到一块了!”八亿人民必将迸发出持久的、巨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为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二、实行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重大战略措施。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的革命是一个接一个的。……我们的革命和打仗一样,在打了一个胜仗之后,马上就要提出新任务。”(《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一九五八年一月)事物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无产阶级总是要把革命推向前进的。现在,揭批“四人帮”斗争取得了伟大胜利,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我们工作的着重点,完全是革命进程中顺理成章的事。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党的工作着重点应该放在哪里?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里,就对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任务作过明确的阐述:“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也指出:“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列宁全集》第二十七卷第二三五页)。革命导师关于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后的任务的科学论述,清楚地告诉我们,发展社会的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一项根本任务。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在一定的条件下,把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到首要地位”,用主要精力抓经济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理所当然的,毫无疑义的。

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是否违背马列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呢?根本没有。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项革命运动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共产党人要搞阶级斗争,但不是说任何时候都要以阶级斗争为中心。以什么为中心,不以主观意志而定,而要根据客观形势而定。再说,搞阶级斗争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了斗争而斗争吗?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一向认为,世界上从来没有也不存在超乎物质利益之上的所谓阶级斗争。任何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我们搞阶级斗争,其终极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为将来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强大的物质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任何离开甚至破坏生产力发展的阶级斗争,都是错误的、反动的。林彪、“四人帮”一伙为了篡党夺权,颠倒敌我,打着“念念不忘阶级斗争”的旗号,一方面荒谬地把什么都说成是“阶级斗争”,到处都是“阶级敌人”,同时又反对把阶级斗争同排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联系起来,同发展生产力的斗争联系起来,大肆喧嚷“八亿人民主要是抓上层建筑的”、“只要革命搞好了,颗粒不收也没关系”等一系列假左真右的谬论,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组织上都造成了严重的恶果,国民经济濒于崩溃。当然,我们国内现在还存在着极少数敌视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反革命分子和刑事犯罪分子,我们决不能放松同他们的阶级斗争,决不能削弱无产阶级专政。但是,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应该按照严格区别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方针去解决,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去解决。我们不能再搞什么“停产闹革命”一类的蠢事了,不能再搞任何离开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把经济建设作为工作的着重点,是不是违反政治挂帅的原则呢?根本没有。把中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这就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长时期内最大的政治。政治同经济是什么关系,革命导师对此作过多次论述。列宁和毛主席都曾反复讲过: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同时,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这是毫无疑义的,年年如此,永远如此。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显然,革命导师所强调的决不是什么政治可以“冲击”一切。说政治占首位,目的是保证政治上不发生危险和错误,为的是给少搞些政治,多搞些经济创造条件。政治是统帅,政治又服务于经济,政治只是前提和手段,而经济才是目的。说政治挂帅,并不是把经济工作、业务工作撇在一边;农民不种田,工人不做工,学生不学习,战士不练武,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来空谈政治,这叫什么政治挂帅?毛泽东同志早就明确指出过:“工厂内,以实现生产计划为中心,实行党政工团的统一领导。”(《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三六页)“农业生产是农村中压倒一切的工作,农村中的其他工作都是围绕着农业生产而为它服务的。”(同上第七九页)说政治统帅经济,决不是要凌驾于经济之上,而是要深入于经济之中,为经济服务,既统帅经济又服务于经济,两者是一致的。正如党能领导人民,是因为它为人民服务;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火车头的作用正是为车上的乘客和货物服务一样。林彪、“四人帮”之流抛开经济去大谈所谓政治,完全是欺人之谈。他们搞的完全是祸国殃民的政治,反革命的政治。

党中央作出全党工作着重点转变的重大决定,正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战略措施。要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能行吗?不行。离开发展生产去谈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只能是一席废话。只有高速度地发展生产力,才能使无产阶级专政具有最强大的物质基础,才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如果不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三九页)江苏省江阴县华西大队的事实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华西大队原来是个穷队。组织起来十多年,仍然没能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社员情绪不高,外流人员不断,一些人对社会主义也丧失了信心。一九六三年以来,大队党支部发动群众,制定了改变华西面貌的十五年规划,经过艰苦奋斗,华西改变了模样。集体经济迅速发展壮大,社员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每一社员每年不仅可以吃到六百多斤口粮,还有四十斤猪肉和蛋类;大队盖起了幢幢新房,每个社员居住面积可达二十平方米。集体福利事业也得到了发展,学生免费上学,吃菜不要一分钱,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和五保户不仅正常生活有保证,每月还可以得到五元的零用钱。人民群众是讲实际的。正因为集体经济给华西大队带来越来越美好的生活,所以社员们的心跟社会主义新制度贴得更紧,同旧制度离得更远,他们把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同社会主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告诉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迅速改变经济落后面貌,让人们生活水平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是引导人们走社会主义道路最有效的办法。如果尽讲一些空道理,是不能真正把人心领到社会主义上去的。

目前的世界极不安宁。世界战争尽管有可能推迟,但终究是不可避免的。苏修亡我之心不死,越南这个“亚洲的古巴”也在进行捣乱。我们必须提起高度的警惕。历史教训了我们,落后是要挨打的。在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中,我们所面临的对象,是用现代化武器装备武装起来的凶恶敌人。我们如不迅速壮大经济和国防实力,一旦战争爆发,就要吃大亏,我们就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实现四化,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党中央采取转移全党工作重点的英明决策,是加速发展生产力,早日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根本手段,也是从根本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战略措施。

三、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我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客观要求,是继续高举和捍卫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遗愿的集中体现。

毛主席的旗帜是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伟大旗帜。在我国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完整准确地领会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进行新长征,早日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就是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遗愿的集中体现。

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指出,在国内战争完结以后,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一切任务的中心。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同志又向我们指出,从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城市中其他的工作,都要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并为这一中心工作服务。在完成了土地改革,特别是当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同志再三指示全党要把工作中心转到经济建设和技术革命方面来,指出,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今后的任务就是要向地球开战。在很长的时间里,毛泽东同志亲自领导我们实行工作中心的转移,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等重要著作,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不难看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而是毛泽东同志在亲自指导我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早就提出并多次反复强调过的问题。但是,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还缺乏系统的经验,工作中发生过“左”的和右的错误,特别是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使得我们全党没能稳定地、有系统地、贯彻始终地进行这种转变,因而国民经济也不可能实现持久的、有计划的、高速度的发展,并且还发生了曲折和停滞。现在,障碍既已扫除,我们还不把工作着重点转移过来,更待何时?

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最早也是毛泽东同志提出来的。早在一九五六年,毛主席就指出,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一九六四年,毛主席再一次发出号召,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敬爱的周总理在三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具体描绘了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图景。毛主席、周总理到了他们的晚年,仍时时挂记着国家经济建设事业。一九七五年,毛主席再次强调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周总理在四届人大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重申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设想,并号召全国人民全力以赴为之努力奋斗。朱委员长在病重卧床不起时,还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焦急,一再嘱咐一些老同志说:“国民经济只能上,不能下”,“要迎着困难,排除干扰,把国民经济搞上去”。革命领袖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遗愿,难道不就是要我国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富强起来,人民日子好起来,将来进入共产主义吗?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遗志最实际的行动,就是用我们的双手,把他们未竟的事业——四个现代化早日变为光辉的现实。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为实现毛主席的伟大预言和遗愿,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下定决心,全力以赴,排除万难,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