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锋纪念网 > 回忆缅怀

夏明亮:华国锋与韶山灌区

2015-11-26来源:党史纵横编辑:

 

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这样浩大、艰巨的工程,却几乎完全是靠十万民工镢挖肩挑,从1965年7月到1966年6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的,因而在水利界有“北有红旗渠,南有韶山灌区”之说。提起韶山灌区的建设,人们不会忘记当年工程的指挥长兼政委华国锋。

被誉为“湘中大地血脉”的韶山灌区,灌溉着韶山、宁乡、湘潭、湘乡、双峰、岳麓和雨湖7个县市区约2500平方公里流域内的百万亩农田,兼具工业供水、发电、防洪排涝、航运、养殖等综合经济功能,是迄今为止湖南省最大的饮水灌溉工程。灌区干渠总长240公里,支渠230条,总长1600公里,斗渠298条,通过9处共长4847米的隧洞和26处总长6243米的渡槽将120多处水库、5.29万多口山塘连为一体,形成了一道道气势恢宏的“人工天河”。


『向旱魔宣战』

湖南是一个旱涝灾害频发的省份。历史上,旱涝灾害往往交替爆发,酿成无数人间惨剧。据历史记载,位于湘中的涟水两岸,从1644年到1949年的305年间,曾发生过31次大规模旱灾,平均每十年就有一次。

1934年那场先涝后旱的灾害,十几年后仍让湖南人刻骨铭心。那年5月,暴雨引起涟水暴涨,涟水两岸的农田几乎被全部淹没,牲畜被河水卷走,房屋大片倒塌,许多人家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然而大水退去不久,紧接着又是连续48天的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绝望的人们被迫背井离乡,外出逃荒。高温加上饥饿,灾民大批染病,倒毙者不绝于途,惨不忍睹。

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省把兴修水利纳上了议事日程。由于条件所限,虽然兴建了一批小水库、塘坝、堤坝等小型水利设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业生产用水的矛盾,但对旱涝灾害的防御作用十分有限。

1958年,在声声高歌“大跃进”的背景下,位于涟水中下游的水府庙灌区工程仓促上马。由于缺乏调查研究,盲目决策,结果是仅仅完成了砌石引水坝170米和船闸的一闸首并间断地开挖了部分渠段,加之财力困难等原因,工程于1960年被迫下马。

到了1964年,随着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形势的好转,彻底解决湘中地区缺水矛盾又一次提上了议事日程。中共湖南省委向国务院作了专题汇报,得到了中央政府的支持。由于灌区工程的主体在韶山附近,韶山又是毛泽东主席的家乡,这一工程被命名为“韶山灌区”工程。

经过近一年的精心调研和细致筹备,1965年6月28日,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即后来的省人民政府)正式向全省发布《关于修建韶山灌区工程的决定》。《决定》指出:“湘乡、湘潭和宁乡三县的三角地带,绝大部分是丘陵地区,过去经常遭受旱涝威胁。1958年在涟水上游修建了水府庙水库,由于渠道未建,只能发电,不能灌溉,水利问题自然得不到根本解决。1964年三县同时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有很大的变化,他们积极要求修好涟水渠道,彻底解决水利问题,加速发展农业生产、改变面貌。为了满足群众的要求,省委、省人委特决定修建涟水渠道。一、涟水渠道流经的湘乡、湘潭、宁乡三县,正处在韶山周围,特将涟水渠道命名为‘韶山灌区’。二、成立湖南省韶山灌区工程指挥部,由省委书记处书记、副省长华国锋担任指挥长兼政委……”

此前,工程指挥部领导班子已组建完成。除时年44岁的华国锋担纲指挥长兼政委之外,王治国、史杰、刘喆、张鹤亭(兼副政委)、贾镛出任副指挥长,邵阳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张文波担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组织、宣传、保卫、民运、工程、绿化、财务、器材、卫生、三通办等职能部门。

30多年后,华国锋在一次访谈中谈到了自己受命担任韶山灌区工程指挥长时的情况:“当时,我任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常务副省长。因省长程潜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太好,省政府日常工作的担子便落在我的肩上。当时省委决定修韶山灌区,把毛主席和刘少奇主席的家乡建设得更好,就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要修好这项当时湖南省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担子是很重的,需要一个作风扎实,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都非常强的同志来挑这副担子,于是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同志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决定由我担任工程指挥长。当然,我也欣然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省委决定发布之后,全省上下迅速行动起来,邵阳、湘潭、益阳三个地区在几天时间里很快动员了十万民工。1965年7月1日,中共湖南省委、省人委在湘乡县城郊的新坳上举行了隆重的韶山灌区工程开工典礼,一场湖南水利史上的大仗、硬仗打响了。


『“奇迹人间创”』

建国以后,华国锋历任中共湖南湘阴、湘潭县委书记,湘潭行政公署专员、湘潭地委书记等职。长期担任基层领导职务的经历,使他养成了善于深入群众、善于调查研究、扎实务实的工作作风。

接任工程指挥长伊始,华国锋连续徒步穿行于各施工现场,召集有关单位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当地群众代表座谈,解决工程施工中遇到的一系列难题。紧接着,他又召集省属有关厅局和部门负责人召开多场协调会,筹措工程急用的建筑用材和机械设备,调集各县干部,动员各方力量支持参与灌区工程的建设。在华国锋的直接指挥下,整个工程按计划顺利而迅速地推进。

在10个月的建设工期中,华国锋殚精竭虑,不敢有丝毫懈怠。在工程建设者们的印象中,华国锋总是在关键时刻来到工地,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难题。

1965年秋,湘乡县洙津渡渡槽工地上,一个个槽墩掘地而起,一组组跨河拱梁横亘于涟水之上,一座座A型排架也立了起来,渡槽升高工程的第一节槽身就要开始吊装了。就在这节骨眼上,一个大大的难题摆在了建设者们的面前:工地上只有承重30吨的吊车,可每节槽身却有125吨重。怎么办?华国锋得知这一紧急情况,立即带着指挥部的同志赶到现场。在听取了技术人员的意见后,他决定成立由技术员、工人和领导干部组成的“三结合”小组,自己试制吊车。

在当时简陋的条件下,在有限的时间里试制吊车,困难可想而知。他们因陋就简,用木板、铁皮做了一个吊装模型。通过模型,他们一次次试验,一次次改进,一次次完善。期间,他们不仅通过模拟练了兵,而且发现和解决了不少问题。试验由室内搬到室外,由室外搬到工地,由小模型试验扩大到大小和125吨槽身相同的木框试吊练兵。当再也想不出更加接近真实吊装过程的试吊办法时,他们干脆就把第一跨槽身的吊装变为试吊。试吊前,他们对每根钢丝绳、每个滑轮、每个接头以及电气传动部分都进行了一丝不苟的认真检查。就这样,经过上百次试验,华国锋最终拍板决定,就用工地上的几台30吨的吊车和两台5吨拉力的卷扬机,再加上“三结合”小组用土办法设计制造的“龙门扒杆”,去吊125吨的庞然大物。

这样简单的设备,能不能将125吨重的水泥预制件吊上拱梁,大家心里都没有十足的把握。正式起吊那天,华国锋亲临现场。经过各环节细心检查和多次荷重检查后,125吨重的巨大槽身终于顺利起吊到指定位置,安全定位。

125吨槽身吊装的成功,为洙津渡渡槽抢在洪水季节到来之前建成赢得了时间,也为水利工程建设中渡槽的施工和吊装积累了宝贵经验。

位于湘潭、宁乡两县交界处的皂林冲隧洞是韶山灌区左干渠的咽喉工程,全长996米,设计要求通过流量11.5立方米每秒,通航10吨位的木船。由于隧洞的开挖线正处在石灰岩土石交杂相接的地层,地质情况十分复杂,是整个灌区工程中有名的难工险段。

为了及早打通隧洞,保证第二年3月全线通水,施工队除在进出口采取明切外,还特地开挖了两个60多米长的斜井和一个30多米深的竖井。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斜井、竖井都已到达主洞,民工们又以冲天的干劲分8个工作面向隧洞展开全面进攻。正当大家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号斜井忽然发生了大面积塌方。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人命关天,为安全起见,最好还是改道的意见。但如果改道,一号斜井肯定要报废,二号、三号斜井也可能保不住,这样一来,不仅工地上几百人几个月的辛勤付出和国家大量资材将会付诸东流,还必然要打乱第二年3月全线通水的计划,影响到整个灌区工程的如期完成。改道还是不改道,工地负责人紧急请示了灌区工程指挥部。第二天一大早,华国锋就来到了皂林冲隧洞工地。

在冒着危险实地察看了危机四伏的一号斜井后,华国锋立即召开了由工地干部、技术人员和民工骨干参加的座谈会,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一位有经验的老民工大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据我们在洞内观察,压力的大部分都集中在斜井和隧洞交接的丁字厅,只要能突破这个难关,问题就基本解决了。我们可以先从二、三号工作面入手,那两个工作面都已经打进去好几米深了,而且压力不大,如果先把那两个工作面打上一米以上的双层钢筋混凝土,那么二、三号工作面就承受了一定的压力,然后可以采取步步为营的办法向工字厅进攻。一般打洞是先挖后撑,我们可以采取先撑后挖,或者边撑边挖的办法,并及时用钢筋混凝土加固,就可以战胜塌方的威胁。

听了这位老民工的话,华国锋没有立即做决定。他说,搞技术的考虑问题要仔细一些,要把各种情况都估计到,同时要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民工同志们要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做到有勇又有谋。他还建议晚上分工种召开班组会议,充分发动群众,人人出谋划策。最终,指挥部作出了不改道的决定。

随后,排难救井的战役打响了。技术人员和民工日夜三班,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边掘进,边支撑,边衬砌,一米一米地巩固阵地,一步一步地扩大战果,终于如期打通了皂林冲隧道。

不久,韶山灌区指挥部研究决定,把皂林冲隧洞命名为“英雄关”。省委书记张平化亲笔题写了“英雄关”三个大字,并书写对联“奇迹人间创,天河地下行”给予激励。

在韶山灌区工程建设中,诸如洙津渡渡槽试吊、皂林冲隧洞排难救井这样的难题,华国锋着实排解了不少。


『铸灌区精神』

为了把韶山灌区工程建设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样板工程,华国锋对工程提出了“三高一低”的总体要求。“三高”就是高标准工程、高标准干部、高标准管理,“一低”就是低生活标准。具体地说,高标准工程要求质量高到修的渠道与图纸上的一模一样,就像工厂里按图纸加工出来的零部件一样。正因为按这种标准施工,所以灌区的蓄水率达到了90%以上。高标准干部要求带队的都是区委书记、公社社长、大队支书等,这批人后来很多留在灌区做了管理干部。高标准管理要求无论人员还是工程,都必须严格按章行事。如,参建民工不仅要自愿报名,还要通过政审;白天劳动,晚上学习。生活低标准,当然吃的管饱,住的就很差了,灌区附近的每家每户都成了“临时招待所”,民工们大都借住在此,还有一些民工甚至住在农民家的猪圈里。

除了“三高一低”,自力更生也是韶山灌区工程建设的突出特点。如此浩大的工程,全部投入只有4000万元,其中2500万元是周恩来总理主持国务院会议通过,由中央财政拨给的。这个工程按常规至少应投入1亿元。这中间主要是农民兄弟做出了无私奉献,民工除了伙食费外,劳动力没给钱,在生产队里记工分。受益地方如此,湘乡县的壶天、月山、棋梓桥,湘潭县的青山桥、花石等不受益的地方也是如此。整个干渠工程240公里,除楠竹山一个地段因为要下截25米由省机械化公司作业外,其余全都是民工肩挑手挖完成的。民工们凭着“愚公有移山之志,我们有穿山之志”的豪情,在短短10个月里,劈开了100多座山岭,填平了90多条峡谷深沟,开凿了9条隧道,架设了26座渡槽。整个工程土石方量多达3800万立方米,如果用来筑成一道一米高、一米宽的长堤,总长度比4条湘江连在一起还要长。灌区建成后的干渠和支渠道总长,相当于从北京沿铁路线到韶山的里程长度。后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被总结为灌区精神。

1966年6月2日,韶山灌区指挥部在洋潭引水大坝工地举行了隆重的“湖南省韶山灌区工程竣工通水典礼大会”。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中南局书记处书记王首道等亲自参加了工程剪彩。各级领导分别为韶山灌区工程的26座渡槽、10处隧洞题名题字。陶铸题写了“韶山灌区洋潭引水坝”,谭震林题写了“飞涟灌万顷”,王首道题写了“三江分流”,张平化题写了“英雄关”,华国锋题写了“云湖天河”……作为韶山南大门的银田渡槽是中外来宾参观访问韶山的必经之地,建设者们最想让毛泽东主席亲自题词。1966年初,毛泽东来到长沙,张平化等省委领导在汇报灌区工程进展情况时,请毛泽东为灌区题词。毛泽东回答说“要高产才算”。不久,毛泽东再次来长沙,华国锋、王延春等省委领导再次请毛泽东题词,因为这时灌区已经发挥作用,他老人家“要高产才算’的要求实现了。没想到毛泽东沉思片刻说:“现在不写,灵了再写。”因此,银田渡槽修成后11年无题词。

一直到1977年,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的华国锋才为银田渡槽题写了“韶山银河”四个大字。

韶山灌区工程倾注了华国锋极大的心血,因此他对这一工程是“偏爱”的,先后有过4次题词。早在工程前哨战的1965年7月,他便题写了“做出一个符合总路线精神的引水工程的好样板来”。后来工程竣工,他录写了民工快板:“高山顶上修条河,河水哗哗笑山坡;昔日从你脚下走,今日从你头上过”。1977年第三次题词“韶山银河”。1996年,韶山灌区通水30周年,华国锋又题词“发挥综合效益,永远为民造福”致贺。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韶山灌区不仅仍然发挥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且已成为湖南的一张文化名片。■

(该文摘自《党史纵横》杂志2015年11期)